前言

1980年代是电子音乐最百花齐放的年代,出现了非常多的合成器良作。由于YMO,Kraftwerk等先锋电子乐队在70年代末期的成功,以及LSI技术逐渐成熟且价格一再降低,70年代流行的模拟合成器开始退居二线,由数字合成器接替了一线的位置。数字合成器使用方法对于一般乐手更友好,使得乐手只需注意演奏技法,也不再要求使用者了解模电相关的知识才能调出自己想要的音色,极大程度降低了使用门槛。所以各个国家的各个乐队都开始引入合成器作为主音乐器(甚至包括正在流行音乐朦胧期的我国),于是在1980年代初,电子音乐开始爆发!

Roland MT-32

今天则介绍一款发布于1987年的一款MIDI音源模块,由日本罗兰公司制造的MT-32,此模块非常流行于计算机音乐制作以及DOS游戏。其采用了线性计算合成引擎混合PCM采样, 达到了非常好的合成效果,但是也同时对硬件配置要求更高,价格则自然而然高出当时主流产品的好几倍。
当然,你可能会有疑问,既然那么好,看起来技术也很先进,而且也有标准MIDI接口,岂不是能直连现在的MIDI设备?答案是并不行,General MIDI标准发布于1991年,在此之前MIDI的接口以及通信方式则是各种各样。MT-32的MIDI信息传输通道对应都与General MIDI不同。

MT-32的详细主要硬件介绍

基于Roland官方于1988年10月发布的SERVICE NOTES第三版
CPU: Intel P8098 微控制器
线性计算: Roland LA32 (MB87136A) 专有芯片(富士通社制)
门阵列 1: 日立 HG61H15B72F
门阵列 2: 日立 HG61H20R36F(用于混响发生器)
数模转换器: 博尔-布朗(现德州仪器) PCM54HP
Mask ROM 1: 东芝 TC534000P/日立 HN62304BPE26 4MB(PCM采样数据)(ROM A)
Mask ROM 2: 夏普 LH5310/EP-ROM 1MB(程序/音调数据)(ROM B)
Mask ROM 3: 日立 HN623257PZ21 256KB(混响数据)(ROM C)
SRAM: NEC μPD43256C 32KB
DRAM: 三菱 M5M4416P 8KB

从这些硬件的详细情况看来,这个设备绝对是融合了80年代最顶尖科技的集合体了。
所以价格也十分可观(恐怕至今),当年(1987)售价695$(计算上通货膨胀约等于当今的1550$)
而且目前也十分难购买到,eBay和闲鱼的量都极其少,所以下文我们来讨论下如何在现代PC上模拟

如何模拟

点此查看新方法
使用Munt(需自备ROM镜像)

知识共享许可协议
本文及其附件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

添加新评论